分享好友 能源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欧盟“反补贴调查”下,中国电动汽车仍受青睐

2024-06-06 10:453340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香港《南华早报》5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预计从7月4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自去年10月以来,欧盟一直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这被许多人批评为违反市场规则、搞贸易保护主义。与一些政客不同,欧洲商家和用户依旧青睐中国电动汽车。一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今年以来对欧出口同比大增。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机构分析称,出口到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其实相当一部分是西方品牌在华生产的产品。

7月4日?

《南华早报》的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一家汽车制造商协会本周在布鲁塞尔与欧盟贸易部门就调查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中企被告知欧盟将于7月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但没有透露税率。7月4日后,欧盟委员会有四个月时间与成员国协商,是否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性关税。

在2023年10月,欧盟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开征反倾销关税。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时宣称,大量中国电动汽车将涌入欧洲,这可能会摧毁欧洲大陆的汽车业。

BBC称,中国商务部“强烈不满”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并称欧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关做法有违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当地时间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里斯本会见葡萄牙经济部长雷斯。在谈及公平竞争问题时,王文涛指出,欧方近来采取的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严重干扰双方产业互利合作,影响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发展信心。保护主义不是出路,而是一条危险的死路。中方愿同欧方平等讨论双方经贸关切,在扩大合作的基础上公平竞争,使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得更好。

为什么喜欢中国电动汽车?

尽管欧盟正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展开调查,并可能加征关税,但英国《金融时报》4日的报道引述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数据称,今年1-4月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注册数量同比增长23%。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增长?”美国数字媒体网站Semafor在5日的报道盘点了中国电动车受青睐的几大理由。首先,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配置使中国电动汽车对于西方消费者颇具吸引力。2023年,一辆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约为5万美元,而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类似车型价格为3万美元左右。同时,中国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更有眼光”,更关心设计风格和新技术,这促使中国的制造商为车辆添加辅助驾驶等特殊功能。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实力不俗,中国企业主导着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2023年,中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是美国和欧洲总和的两倍多。中国企业推动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成本降低。此外,当前“中国制造”还在经历着一场转型,从以往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增长转向更多地关注高端制造业出口,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欧洲是这些商品出口的“关键市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齐全,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因此,欧洲跨国车企热衷于将生产基地设置在中国,以便与中国的产业链条结合在一起,这是产业全球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欧洲车企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从而实现了中欧经贸密切合作和双赢的格局。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实际上就是对电动汽车全球产业链的人为干扰和破坏,违背市场原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欧洲产业,但实际上却损害了欧洲车企的利益,破坏了中欧经贸合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是双输选择。

  出口中半数来自西方车企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在出口到欧洲的中国制造电动汽车中,有近一半来自特斯拉、大众及本田等西方车企。另据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数据,当前来自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在20万辆以下,仅相当于约7.5%的市占率。

孙晓红认为,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很多都是西方品牌的产品,因为不少跨国车企将生产基地设在了中国。2023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中有30%-40%是特斯拉的产品,欧洲汽车品牌占据了另外约20%的份额,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不足出口总量的一半。

孙晓红表示,欧盟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行动上,受到了来自产业界的强烈反对,因为欧洲与中国在汽车产业链上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近来德国出现了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声音,因为德国车企也要承担加征关税导致的高成本。德国外交官一直在布鲁塞尔游说反对加征关税,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公开质疑这一调查。

“与中美相比,中欧之间汽车行业的关系更为紧密。”德国汽车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4日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尤其是德国,大众、宝马和奔驰的销售额几乎1/3来自中国市场。中欧车企还有不少合资或合作企业,正如德国汽车界所说的那样,“欧洲的几乎每一辆汽车都有中国零件”。凯塞尔还表示,中国车企也正在欧洲布局,匈牙利、西班牙等地都会出现中国车企的工厂。“总体来说,中国品牌汽车在欧洲销售量正逐渐提升。中国品牌汽车进入欧洲,对欧洲车企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磨炼竞争力的机遇,将会促进欧洲汽车产业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两部门发布6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6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6

0评论2024-06-06341

国际能源署:各国需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目标
据新华社巴黎6月4日电 (记者徐永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4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公报,呼吁各国应制定明确的计划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实现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的全球目标。2023年12月,

0评论2024-06-06364

多家日本车企认证违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持续关注
 针对近期报道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出现的认证违规问题,日本国土交通省已经对85家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截至5月底,已有68家公司完成了调查。其中,包括丰田汽车、马自达汽车、雅马哈发动机、本田

0评论2024-06-06337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5年全球气温升幅大概率突破1.5摄氏度
新华社日内瓦6月5日电(记者曾焱)世界气象组织5日发布报告说,在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达80%。该组织表示,这是一个严峻的警示,意味着全球气温升幅

0评论2024-06-06343

“欧佩克+”减产留“后手” 油价走势添变数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日前宣布延长自愿减产计划,但同时表示,9月底之后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回撤部分减产力度。这一计划传递出的复杂信号引发市场担忧,国际油价应声下跌

0评论2024-06-0633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