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高温气冷堆“党建促专项”机制的核心是突破单位、合同、所有制的界限,把强大组织力通过基层党支部、党建联建等渗透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每一个环节。
“喜迎二十大 党建促专项”联学联做活动合影。前排左二为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书记唐亚平,左三为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谭介辉,左四为中国核电党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张国华,左五为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石磊,左六为中核能源党委副书记周红波。 徐钰宁/图
10月13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大学核研院”)、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以下简称“能汽集团”)、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能源”)在清华大学200号基地举行“喜迎二十大 党建促专项”联学联做活动,促进央企产业优势、高校创新优势、媒体传播优势深度融合。
当天,能汽集团正式加盟中国核电“党建促专项”活动,中国核电“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党建促专项”活动升级为“政产学研用媒”“党建促专项”活动。同时,相关方与能汽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与会专家表示,高温气冷堆于2006年被确定为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面对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中核集团党组和清华大学党委探索的“党建促专项”,建立了在党的领导下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的生态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出我国校企合作的典范样本。未来,“政产学研用媒”将合力助推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升级。
党建力促自主创新
获重大突破
高温气冷堆“党建促专项”的核心是突破单位、合同、所有制的界限,把强大组织力通过基层党支部、党建联建机制等渗透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党建促专项”的实施,推动解决了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电磁轴承主氦风机等一批“卡脖子”难题,使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和核心装备制造等自主创新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完成了全部核心技术攻关。”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书记唐亚平表示,我国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温气冷堆工程试验台架,完成了燃料装卸、控制棒驱动机构、主氦风机等主要系统与设备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工程设计得到了有效验证和优化,解决了所有“卡脖子”技术难题。
据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石磊介绍,我国目前已成功实现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并网发电,确定了以250MWt为标准反应堆模块和采用蒸汽透平的技术方案,系统性地掌握了商业规模的高温气冷堆技术。
据记者了解,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15181台套核岛设备中,有2201台是首台套设备,其中660台系全球首创。同时,圆满完成了世界最大最重的压力容器、全球首台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和电磁轴承主氦风机等关键设备研制,国产化率达到93.4%。
此外,目前我国已实现高温气冷堆的高性能燃料元件批量化生产。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通过了辐照性能试验和模拟事故极限温度考验。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攻克了批量制备技术。据悉,全球首条工业规模、年生产能力达30万颗、全部设备实现国产化的燃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蹚出一条
合作创新之路
中国核电党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张国华表示,“党建促专项”活动是构建在政府组织和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把党组织的优势和力量转化到科研一线和建设现场,走出了一条新型举国体制下抓党建促进重大科技创新的成功之路。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反应堆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及发电效率高、可多模块灵活组合、应用领域广等特点。但是,作为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要实现从实验堆技术向商用堆技术的跨越,无异于进入了核能科技创新的“无人区”,除了技术创新本身的巨大挑战以外,还面临着产业化过程漫长复杂、经济回报周期长、多方参与主体协同等一系列难题。
据了解,为高效协调高温气冷堆错综复杂的创新与产业链条关系,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参研、参建单位联合发起“党建促专项”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基层组织探索出了“七联合”的做法,即联合学习研讨、联合谋划发展、联合任务攻关、联合党建活动、联合主题宣传、联合理论研究和联合表彰。
据中核能源党委副书记周红波介绍,通过将党的组织与重大专项科研建设项目的研发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构建起跨产业链、跨所有制、跨单位的“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共建共享”的党建联建工作体系,实现了示范工程建设和党的建设双促进、双丰收和双示范。“‘党建促专项’解决了高温气冷堆产学研各主体的利益藩篱问题,开辟出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搭建起了产学研一体化高效协同的项目团队。”
“党建促专项”
有了新使命
“十四五”期间,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即将取得圆满成功,“党建促专项”工作又将迎来新的使命和任务。
周红波表示,中核能源是产业化推广EPC承包的先进核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未来,核能不仅要发电,还要供热、供汽和制氢。”
“在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下,我们提出了党建促产业链的构想。”据周红波介绍,“党建促专项”活动后续将围绕高温气冷堆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围绕氢、汽、水、热、电等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的产业集群和发展方向推动高温气冷堆产业发展。未来,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将进一步扩大阵容,形成跨单位、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合作模式,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媒”沟通交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互动互助交流平台。
能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谭介辉表示,加入中核集团党组和清华大学党委探索出来的“党建促专项”联学联做活动,将进一步加强高校、企业与媒体的密切联系,“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网络将深化为“政产学研用媒”新生态网络。
谭介辉表示,在新的国际能源形势和“双碳”背景下,发展核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引领,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将专业的核能技术传播给社会大众,讲好核能产业创新发展故事。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一是核能的战略性,要把发展核能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讲清楚。二是技术的先进性,要把高温气冷堆的前世今生、发展脉络、国际对比等情况讲清楚。三是应用的安全性,要把高温气冷堆为什么具有固有安全性讲清楚。四是推广的经济性,要把发展核能的投入产出账算清楚,既要算短期账又要算长远账,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环保账,既要算小账又要算大账。五是要塑造核能战线人物的典型形象,要把核能领域优秀代表人物“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的奉献精神生动地讲出来,传播和弘扬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六是要讲核能工程的复杂性,要把一项项重大核能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对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带动性讲清楚。七是要讲核能学术与文化的交融性,要反映核能科技创新、学术研究与创新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关系。八是要讲党建的引领性,要把我们开展“党建促专项”活动的成功经验、作用效果讲清楚。通过核能领域的宣传,使公众深刻认识核能、进一步认可核能,使核能产业发展得到各界支持,为我国能源转型、能源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