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背后—— 看好中国储能巨大潜力 “鲶鱼效应”宜放眼量

   2024-06-03 证券时报3320
导读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日前在上海临港开工建设。记者从特斯拉了解到,特斯拉此番落子临港,一方面是看好中国在储能领域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临港丰富的应用场景。工厂投产后将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日前在上海临港开工建设。记者从特斯拉了解到,特斯拉此番落子临港,一方面是看好中国在储能领域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临港丰富的应用场景。工厂投产后将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并推动特斯拉在“电动车、储能、人工智能”多块版图的布局完善和整合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目前生产的Megapack储能系统相较国内储能暂不具备价格竞争力。不过,工厂的落成或对中国储能行业产生“鲶鱼效应”,不仅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更能让企业家深度思考储能技术、安全、收益等方面的关系,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秩序。

助力临港

打造储能产业集群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5月下旬在上海临港开工建设,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创造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上海速度”。如今,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刷新了“临港速度”。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上海市重大能源项目。特斯拉将储能业务板块在上海临港布局,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临港丰富的应用场景。

记者注意到,临港致力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新能源和储能的产业集群新高地。一方面,当地正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临港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有效支撑新片区新型电力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发展需求,应用规模达到5万千瓦时,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与新片区电力系统各环节及智慧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发展,应用规模达到30万千瓦时,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另一方面,临港在“风—光—氢—电—制—储—用”产业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各环节均已引入知名企业。例如,在锂电材料、储能电池领域,临港引进了以瑞庭时代、杉杉科技、锦源昇为代表的先进储能类企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曾表示,临港打造的开放型产业大集群囊括行业广,新能源产业发展成熟,可以较好地支撑储能产业应用。临港有信心打造出一个成规模的储能产业集群。

融智有色创始人、首席研究员高承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临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且临港有特斯拉整车工厂高效建成的先例。整车厂和储能厂在产业链供应链重合度非常高,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结构件等许多都是相通的,这也是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选择临港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产业链配套极为完善,这是全球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真锂研究创始人、总裁墨柯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在上海建储能工厂,也便于产品出海。

选择中国

就是选择广阔市场

“特斯拉选择在上海建设储能超级工厂,是看到了中国市场在储能领域的巨大潜力和需求。”陶琳对记者表示,中国正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实施“双碳”目标,储能系统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介绍,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生产特斯拉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工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预计年产能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1吉瓦时=1000兆瓦时)。

特斯拉官方发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了其在中国市场发展储能业务的雄心。“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假设把光伏、风电这些可持续能源发的电都存起来,再用Megapack为全中国供电,只需塔克拉玛干沙漠约0.1%的面积来布设Megapack,就足够储存14亿中国人一年的用电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储能是未来规模很大、具有广阔前景的板块。当前,电网不再承担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义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稳定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大力发展储能行业,有利于解决风电光伏的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储能产业的核心问题是“贵”,接下来,全行业要把储能做得“便宜”。

高承君表示,目前大数据、算力中心、人工智能等都对能源供给提出了更多需求。利用储能削峰填谷,不但可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企业成本,也符合全球低碳发展趋势。

陶琳表示,特斯拉储能产品遍布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全年装机量为14.7吉瓦时,2024年一季度的装机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1吉瓦时,是特斯拉增速最为迅猛的业务之一。

“Megapack储能系统可以支持高达千兆瓦时规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业及商业项目。灵活性也是Megapack储能系统的一大特点,它随时能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集成安装,帮助电网更加稳定、可持续运行。”陶琳表示。

“鲶鱼效应”有待观察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当天,其Megapack储能系统也迎来首个订单。临港集团旗下临港绿创公司将把首批订单所采购的8台Megapack储能系统用于临港有孚智算中心用户侧储能项目。该项目也将成为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在中国首个商业化示范应用项目。

多年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鲶鱼效应”。如今,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建,业内对其激发中国储能行业的潜力抱有较高期待。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鲶鱼效应”还有待观察。

“一定程度上是会产生‘鲶鱼效应’的。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会对技术、安全和获益有更深度的思考。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也会对‘唯成本论’产生冲击。”墨柯说。

高承君表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预计年产能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远超国内企业单厂储能规模,也远高于其之前的项目。这将激励储能企业持续创新、不断进取,并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陶琳表示,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开工,预示着特斯拉在“电动车、储能、人工智能”多块版图的布局完善和整合创新将进入下一阶段。对于特斯拉来说,电动车是实现应用的基础载体,其目的是整合电动车、储能产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形成软硬件一体化闭环,用颠覆性技术解决出行和能源领域的根本性问题。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nyw.net/news/show-9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