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发展光伏产业要有系统思维

   2024-06-19 中国能源网140
导读

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破解发展制约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先机的动力来源之一。应准确把握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巩固提升

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破解发展制约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先机的动力来源之一。应准确把握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巩固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以更大力度持续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终端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3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4572万千瓦,同比增长36%。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2191万千瓦,同比增长41%;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380万千瓦,同比增长31%。2024年一季度,多晶硅、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加92.6%、108.7%、64.3%、48.9%。

除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增长外,由于欧洲市场去库存后需求复苏及印度、沙特、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需求提升等因素,我国光伏装备产品出口也实现超预期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1月至3月,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3.6%、36.3%和22.6%。虽然受出口价格下滑影响,出口额出现同比下降,但环比持续提升,光伏产业景气度有望稳步改善。

光伏发电高质量消纳呈现良好态势。在新增装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1月至3月,全国光伏发电继续保持96%以上的高利用水平,光伏发电量16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通过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发展新能源微电网、光储直柔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提高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利用规模。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海外市场环境严峻复杂。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环境、贸易等领域对我国光伏制造企业频频出手,为保护其本地产业市场份额而阻碍我国光伏产品进入。

二是光伏电力消纳能力提升难度持续加大。2024年,我国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预期超过17%,其中光伏预期超过7%。随着光伏装机量的迅速提升,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消纳均存在隐患。集中式光伏方面,“三北”光伏资源丰富地区,本地用电负荷小,外送通道建设进度不及电源建设,消纳面临挑战。分布式光伏方面,配电侧可接入能力有限,特别是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加之对分布式光伏缺乏相应技术要求,无法实现大规模可观、可测、可调控。

三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一些地方在核准光伏项目时存在附加条件,光伏非技术降本增效受到影响;进入电力市场后,保障光伏投资收益、稳定光伏投资预期机制尚未健全;实质性低价中标导致价格内卷。光伏组件招标过程中,唯低价论的现象较多,低于成本价竞争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方面可能会压缩成本,无法保证组件质量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为下游电站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有系统思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工业体系优势,加强对光伏技术研发的规划布局,统筹科研力量和资源加大对光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持,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光伏消纳能力。进一步提升存量特高压输电通道绿色电力输送占比,积极响应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需求,优化新建通道布局。做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村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优化适应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并网服务、运维、调度等方面的管理模式。

健全完善光伏市场体系。一方面,明确电力市场政策预期,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光伏项目分批次有秩序进入电力市场。另一方面,推动下游应用端制定更为合理的报价投标机制,更加注重企业保供保质能力,避免单纯低价中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nyw.net/news/show-9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