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 型号 : | NP4-12 | |
化学类型 : | 铅酸蓄电池 | 电压 : | 12 |
类型 : | 储能用蓄电池 | 荷电状态 : | 免维护蓄电池 |
电池盖和排气拴结构 : | 阀控式密闭蓄电池 | 额定容量 : | 12V4AH |
外型尺寸 : | 11*11*11* | 产品认证 : | ce |
适用范围 : | ups蓄电池 |
蓄电池特点:
1、 电池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电池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2、电池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3、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只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 量在75%以上.
5、耐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上 95%以.
6、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7、高压缩玻璃棉吸液式(AGM)技术。
8、内藏防爆装置,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加强蓄电池的密闭性。
9、使用寿命:12年(24AH以上质保三年)
新蓄电池怎样进行初充电
将电池正、负极分别接电源正、负极 ,首先用初充电电流充到电解液放出气泡 ,单格电压升到2.3~2.4V。然后将电流降为1/2初充电电流 ,继续充到电解液放出剧烈气泡 ,电液比重和电压连续 3h稳定不变为止。全部充电时间约为45~ 65h。充电过程中应常测量电解液温度 ,若温度过高 ,可用电流减半、停止充电或冷却的方法 ,将温度控制在35~40℃。初充电完毕 ,若电解液比重不合规定 ,应用蒸馏水或比重为 1.4的电解液进行调整后再充电 2h ,直至比重符合规定为止。新蓄电池 次充电后往往达不到额定容量 ,应进行充、放电循环。用额定容量1/20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降到 1.75V ,然后再用补充充电电流充足。经过一次充、放电循环 ,若容量仍低于额定容量的 90%,应再进行一次充、放电循环。
怎样维护蓄电池
a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 ,水分蒸发及充电时水的电解均会使液面降低 ,因此夏季每隔 5~6天 ,冬季每隔10~15天应检查一次液面高度 ,并按需要加蒸馏水。除因泄漏造成的液面降低外 ,不允许添加电解液 ,否则电解液比重将高于1.300,以致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面应高出极板15mm ,液面过高易外溢 ,腐蚀周围零件 ,还有可能使正、负极桩导通 ,引起自行放电 ;液面过低 ,极板上部容易露出液面,不但会使蓄电池容量降低 ,而且外露的极板会很快硫化。
b .使用中的蓄电池因工作状况不同 ,常有充电不足现象(尤其是短途车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补充充电 :电解液比重降至 1.200以下 ;冬季放电超过 25%;夏季放电超过 50%;灯光暗淡 ;起动无力。补充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 阶段以额定容量1/10的电流充电 ,到单格电压为2.4V ,电解液开始放出气泡为止 ,一般需10~11h。 阶段将电流减半直至充足为止 ,一般需 3~5h。如果电解液比重不合规定 ,应予以调整 ,其方法与初充电相同。c.冬季使用蓄电池应注意 :保证电桩与导线接头联接牢固 ,接触良好 ;在蓄电池上加装保温装置 ,以免温度太低 ,电阻增大 ;按规定调整电解液比重 ;在发动机运转 ,发动机向蓄电池充电时加蒸馏水 ,以免水和电解液混合不匀而引起结冰 ;发动机冷起动时应进行预热 ,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5s,重复起动应间隔15s ,如果三次起动不成功 ,应进行检查 ,不要盲目再起动 ;经常使蓄电保持在充足电状态 ,以防电解液比重降低而结冰 ,甚至损坏蓄电池。
对新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及试验蓄电池的工作能力时 ,需按一定规范进行放电 ,以检验蓄电池是否达到额定容量。用蓄电池额定容量1/20的电流放电至每单格电池电压为1.75V ,并在开始放电后每2h测量一次电压 ,电压降到1.8V后因电压降低较快 怎样使蓄电池放电
,应15~20mim测量一次电压 ,电压降到1.75V时 ,应立即停止放电 ,否则电压会急剧下降到“0”以致烧坏极板 ,并造成下次充电困难。放电方法很多 (如用灯炮放电、用可变电阻放电、用电解液放电以及用电压较低的蓄电池放电),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在放电的线路中,必须串联接入电流表 ,并联上电压表 ,以便及时观测电压值 ,不失时机地停止放电。